为何明清很多人对于日本倭刀评价很高呢?

admin ·

  武器,为战争而生。封建时期战争频繁,对于武器的需求自然也不会小,明朝自然也不例外,就好比明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置军器库,专典应用军器。其中就罗列着“ 摩挲刀、腰刀、滚刀、倭滚刀、米昔刀、黄莲刀、开脑大刀、大样摩挲刀、马刀”等多种制式冷兵器。

  而且明朝疆域里面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打造冷兵器的各种资源也十分丰富,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汉剑、环首刀等世界闻名的冷兵器。

  尤其是其中的“环首刀”,甚至可以称得上在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着极为非凡的意义,而且到了唐朝之时,还发展出了横刀、陌刀、鄣刀、仪刀等多种刀具。那么明朝想要自己打造冷兵器的话,显然也并不难。可是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中的记载,从1432年到1547年这段时间里,明朝却从日本进口了累计超过20万把以上的倭刀。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日本倭刀质量好?

  或许会有人觉得是不是因为日本倭刀的质量好呀,就好比在《广东新语》里就曾有“ 有曰日本刀者……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断毛发,久若发硎,不折不缺”的说法。

  明清时期的很多文人雅士对于日本倭刀的评价也都极高。可问题就连日本人“清水橘村”都曾在《刀剑大全》里明说了“ 我国古代......百工之技术皆由中国传来,......则其初之锻刀皆为舶来品,乃任何人不能争论者。”而且从日本正仓院现存的“水龙唐刀”以及“金银钿装唐大刀”等名刀来看,日本倭刀应该就是以唐朝的横刀为蓝图没错了。更何况唐朝横刀又是由“环首刀”改进而来,虽说唐横刀的锻造工艺已经失传,出土文物也不多,但若是单纯以环首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来看,明朝时期的铸刀工艺会差嘛?定然是不会的。

  或许还会有人说日本倭刀后面变弯了,也诞生了诸如“三枚合,本三枚,四方截锻、七枚合”等诸多锻造工艺,这难道不是对于锻造工艺的改进吗?诚然,确实算得上是对锻造工艺的改进,也是为了提升倭刀的质量,但这并不见得倭刀质量就高于明朝时期的刀剑质量。

  虽然这些锻造工艺的名字看上去五花八门,颇有那么点“大师风范”,但其实在我们中国却有着一个统一的名字,也就是“夹钢”。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日本资源匮乏,铁矿和高温燃料等锻造材料不充足,所以日本本土所产的钢铁性能其实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单是环首刀以及唐横刀所需要的“百炼钢”这一块都很难达成。

  要不然日本刀匠为何还要大费周章的从敲碎的“海绵铁”中一遍又一遍的筛选出硬度和韧性都适合铸刀的“玉钢”呢?一方面是因为高温燃料不够,所以炉温不够,继而才会在低温冶炼的“海绵铁”中筛选,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优质钢材缺乏。

  所以这才想方设法的在锻造工艺上做文章,目的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升硬度、韧性等必备性能。至于由直变弯,也并非是刻意为之,而是受多种材料在淬火之时产生的“应力”不同而发生的自然变化。

  否则日本倭刀在淬火之后,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回火工艺”了,就是为了预防因淬火产生形变及烧刃时因高温所产生的内应力。若是没做好,一旦出现“刃切”现象,这把刀也就废了。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其实日本倭刀发展到后来,已经完全成了另外一种独特且独立的锻造体系,并不能称得上是对唐朝锻造工艺的“搬运”和改进。这也就意味着日本倭刀的质量跟明朝所能铸造的制式冷兵器根本就没办法系统的比较。毕竟出发点就不一样,锻造环境也不一样。

  明朝雁翎刀的锻造工艺

  与此同时,在日本还在为高温燃料和刚才苦恼的时候,明朝同样有着“夹钢”工艺,诸如曾在明朝大规模装配的“雁翎刀”,不但采用了夹钢技术。

  也就是两侧用硬度低但韧性好的刚才,中间用硬度高的高碳钢,从而形成一种类似日本“三枚合”一样的锻造工艺。而且中间那块高碳钢也并不简单,并不只是一块单纯的百炼钢,尤其是明清时期雁翎刀中的极品“秋水雁翎刀”,

  其核心中的那块采用“百炼钢”工艺的“高碳钢”,更是采用了类似于“大马士革钢”一样的将熟铁和碳钢放在一起混合折叠锻打的铸造工艺,所以才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界限分明的细密暗纹,“秋水”之名也正是因此而来。

  以大马士革钢的风评,明朝刀剑不会弱吧?这就足以证明,明朝之所以会大规模从日本进口倭刀,实则并非是因为倭刀的质量好,定然还另有原因。

  明朝大规模进口日本倭刀的实质,而这个实质,就要从明朝进口倭刀的渠道开始说起了。

  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中的记载来看,明朝官方进口日本倭刀的渠道有且只有一个,就是明朝当时与日本的“朝贡”关系。不过并不是像其他朝代那样就是一个单纯的贡奉与回礼的关系,而是一种打着“朝贡”旗号的“官方特许贸易活动”,即明朝历史上的“勘合贸易”。日本倭刀也正是伴随着这样的途径而流入了明朝境内。而且得益于明朝向来在朝贡回礼上的慷慨,经此途径进入明朝的倭刀往往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咱们就以明朝与日本勘合贸易期间的倭刀价格为例,据史书资料显示,一把倭刀在日本的正常售价往往是一千文左右,但如果进入明朝,却能卖到五千文。显而易见,就是单纯的经过一场航海旅行,倭刀的售价就翻了五倍,甚至可能更高。如此丰厚的报酬之下,又如何不让那些日本刀匠为之疯狂。而且结合此前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与日本建立外交渠道的主要目的来看,“联合抗倭”显然才是明朝与日本建立朝贡关系的主要原因。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明朝东南沿海,在1432年到1547年这段时间里,倭寇在明朝东南沿海一带的活动极为频繁。加上明朝北方边关局势也日益严峻,所以与日本的这层“朝贡联系”还真就不能贸然的单方面终止。

  由此也就出现了明朝官方三令五申限制贡使入朝以及朝贡规模,日本幕府却不管不顾,几乎年年朝贡,且朝贡规模也明显超出规模的情况。这些在《明实录》中也均有着明确的记载。那么为了谋求与周边地区的和平与友好关系,同时也是为了抗倭以及稳定边关局势,大家说明朝对于这些日本倭刀是收还是不收?

  收的话会增加明朝的财政支出,很亏,但是不收的话,明朝的日本的外交联系势必就会受到影响,联合抗倭的局势也就打破了。明朝只能单方面去抵制,对明朝不利。而且这批刀剑也极有可能通过“走私”等渠道再次流入明朝或者倭寇的手中,对明朝更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