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被拥立称帝,这在当时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laokai ·

  韩林儿,即小明王,元末起义军领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前因

  贾鲁治黄河:1351年,元顺帝命贾鲁为总治河防使,治理黄河水患。

  后果

  韩林儿溺死:1366年,朱元璋命部下护送韩林儿回应天。途中,韩林儿因船翻了,溺水而死。

  过程始末

  一、韩林儿建立了宋政权

  1355年,韩林儿在红巾军首领刘福通的拥立下,于亳州(今安徽亳县)称帝。韩林儿当时号“小明王”,打着复兴宋朝的旗号,建立了宋政权。

  韩林儿是红巾军首领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曾是白莲教教主,和教徒刘福通一起策划了反元起义。起义前,消息走漏了,致使韩山童被捕,随后就被元朝处死了。

  韩山童死后,韩林儿跟随母亲杨氏逃到了武安山中(今徐州),躲了起来。刘福通则返回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内),继续策划反元起义。

  到达颍州后,刘福通召集红巾军起兵,并一举成功。起义的同时,刘福通还惦记着一件事,就是寻找韩林儿。几经周折,他终于在砀山(今安徽宿州内)找到了韩林儿母子。

  二、韩林儿以小明王自称

  早先,刘福通和韩山童计划起义时,为师出有名,就把自己包装成了宋朝的宗室名臣。

  韩山童自称宋徽宗的八世孙,刘福通自称南宋将领刘光世的后代。依据此理论,刘福通等人应该“辅佐”韩山童,复兴宋朝。

  韩山童死了,儿子韩林儿还在。为了延续这套理论,聚集人气,刘福通就准备把韩林儿扶上位,让他继续发挥其父亲的号召力。

  1355年,韩林儿在红巾军的拥护下,于亳州称帝。他建国号为宋,以“龙凤”为年号。

  韩林儿虽为宋政权的皇帝,但多以小明王自称。他的父亲韩山童曾声称天下大乱,明王要出世。明王,是白莲教中类似“救世主”一样的菩萨。

  韩林儿按照这个理论,暗示父亲是明王下凡,自己就是小明王。

  小明王韩林儿,成了皇帝后,就开始给红巾军的高层安排官职。他先封自己的母亲杨氏为皇太后,又封杜遵道为丞相,刘福通为平章政事。

  表面上,韩林儿风光无限;实际上,却没有掌握实权。真正的权力,都在刘福通手里。

  韩林儿没有什么大谋略,却不甘心只当个傀儡,对自己的权力十分在意。

  为了打击和牵制刘福通,韩林儿有意地宠信丞相杜遵道。杜遵道也算是红巾军的元老了,此人善于舞文弄墨,颇有才华。

  三、宋政权把都城从亳州迁到了汴梁

  刘福通因此受到了冷待,内心越来越不平衡。按功绩和威望来讲,他的地位应在杜遵道之上。而此时,杜遵道却官居高位,甚至在众人面前,流露出骄横的神情。

  刘福通越想越气,就暗地里命披甲的士兵把杜遵道逮了起来,偷偷地杀害了。杜遵道死后,刘福通立即抓住机会,自封丞相,又加了“太保(太子老师)”一职。

  刘福通对内极力揽权,对外积极扩张势力,带领红巾军攻克了汴梁等地,把起义推向了高潮。

  1358年,宋政权把都城从亳州迁到了汴梁。元朝政府听说后,加紧派兵前去镇压。

  第二年,元将察罕帖木儿大举出兵,直奔汴梁。到了汴梁城后,元军立即把韩林儿、刘福通等人包围了起来。

  韩林儿身边的军队,多次出去应战,都被元军打了回去。刘福通面对这种情况,心急如焚。他不想坐以待毙,就领着韩林儿,在骑兵的护卫之下,从东门逃往了安丰(今江苏省东台市内)。

  到达安丰后,韩林儿和刘福通的处境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不堪了。

  1363年,江苏地区的起义军首领张士诚,落井下石,想趁机消灭宋政权,就向安丰发起进攻。

  四、韩林儿被朱元璋接到了滁州

  张士诚派部下,把韩林儿等人团团包围了起来。韩林儿毫无主张,只会待在城里哭泣流泪。刘福通知道,这次凶多吉少,得赶紧想个办法解围。

  他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叫朱元璋。

  朱元璋曾借着红巾军的旗号,带领军队反元。他的起义势力,名义上归宋政权管。实际上,就是独立的集团。

  刘福通当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尽快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得到消息后,就召集谋士刘基商量对策,看自己帮还是不帮。

  刘基建议朱元璋,说:“我们不应该轻举妄动,如果把他们救出来了,那该怎么安置他们?”朱元璋听后,考虑了一下,说:“如果安丰城被攻下了,那么张士诚的实力就更强大了。”

  权衡了一番后,朱元璋决定出兵相助。他亲自率领大军,赶往安丰城,与张士诚的部下交战。张士诚的军队极力抵抗,但不如朱元璋的军队强悍,最后兵败而退。

  韩林儿和刘福通,又躲过一劫,随后被朱元璋接到了滁州。宋政权因此,暂时得以保全。

  结论:

  韩林儿被拥立为帝,说明红巾军的起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促进了反元斗争走向高潮,同时,也引来了元朝的剿杀和各路起义势力的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