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阳历算还是阳历(节气的由来和含义)

[db:作者] ·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古代农耕作业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历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所以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它综合了天文学、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喜爱。

为了记忆方便,有人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它们分别代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人们利用土无 限

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例如: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 “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 “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随后人们反复研究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规律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的时间长度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十二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 “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被人们最为重视。这八个节气明显的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出现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表述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最完全的记录。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历法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此书中大都描写的内容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因此,当时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

很多人认为二十四节气理所应当应该从属农历,但是它确实是根据阳历进行指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可以发现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了千百年的生产、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自古以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但是,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各省市自治区气候环境不同,因此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