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退位成太上皇后,他们的生活都怎么样呢?

laokai ·

  古代皇帝往往都是在自己临终前才会把皇位传给太子,但也有很多皇帝是被迫让位的,从而做了太上皇的职位,那“太上皇”的生活怎么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太上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叫法。“太上皇”是刘邦创建的。刘邦夺了天下,当了皇帝,成了权力至高无上,所有人都得向他跪拜的人物。但是,这时候他爹成了一个难题。既然所有人都应该向刘邦跪拜,自然包括他爹。但是自古以来都是儿子跪拜爹,没有爹跪拜儿子的。那么,究竟是他跪拜他爹,还是他爹跪拜他呢?最后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干脆封你爹为“太上皇”,这样一来,你爹就不用向你跪拜了。由此,“太上皇”就这么尴尬地产生了。

  其次,“太上皇”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一般来说,都是皇帝去世后,新皇帝才会继位,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出现“太上皇”。也因此,一个朝代出现了“太上皇”,基本上都是在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下出现的。不管这个“太上皇”是皇帝主动让位出来的,还是被逼的,总之都是非正常的状态。

  那么,当一个皇帝成为“太上皇”后,他的日子一般都是怎样的呢?

古代的皇帝退位成太上皇后,他们的生活都怎么样呢?

  一、遭猜忌。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不管这个“太上皇”是主动让位的,还是被逼让位的,他都必然会被猜忌,会被新皇帝猜忌。

  历史上除了刘邦的爹外,其他“太上皇”,都是曾当过皇帝的。毕竟曾经是皇帝,曾经是君临天下说一不二的人物。所以,其权力影响的余波,肯定是存在的。

  如果这个“太上皇”是主动让位的,比如宋高宗、乾隆这样的,新皇帝肯定担心,皇位说不定又会被收回去。如果是被逼让位的,比如李渊、李隆基之类的,他们又会担心,“太上皇”会利用自己尚存的影响,搞复辟。

  毕竟“太上皇”曾经是皇帝,曾经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所以,新皇帝猜忌他,也是很正常的。

  二、被防范

  当新皇帝猜忌“太上皇”的时候,他必然对“太上皇”防范森严。

  “太上皇”住的地方,必须不能是很显眼的。“太上皇”的身边,必须派侍卫严密盯防。“太上皇”的人际交往,必须被严格限制。

  不过,所有这些,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决不能明目张胆地做。表面上,还得把最孝道的模样放在首位。必须要做到早请示晚汇报,给天下人做表率,让天下人看看,皇帝对“太上皇”有多么的孝道。

  历史上的宋孝宗,之所以庙号是“孝”,就是因为他对宋高宗早请示晚汇报做得好。像他这种庙号的皇帝,历史上是并不多的。

  三、受疏离。

  无论是“太上皇”主动让位给新皇帝,还是被逼迫退位的。大臣们都绝对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太上皇”,那样做,肯定是会惹得新皇帝不高兴。新皇帝一旦不高兴,其后果是很严重的。

  乾隆皇帝死后,还不到十天,嘉庆皇帝就把和珅逮来杀了。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嘉庆想得到和珅的银子。不过我认为,想获得银子的想法,并不是主要的。那时候的嘉庆并不是特别缺钱。嘉庆缺钱,是他在台上的时候,镇压过白莲教起义等农民运动,才把国库给打空了。嘉庆一定要杀掉和珅,就是看不惯和珅一直巴结乾隆,一直和乾隆的关系很近。

  因为被大臣们疏离,“太上皇”的心情,肯定很不爽,很郁闷。

  四、很失落。

  现在的一些官员,当他们退休以后,他们心里都很失落。何况是古代的“太上皇”,其失落的心情,一定是很强烈的。

  就算是一些主动退位的,如果新皇帝不听他的时候,他都有很失落的心情。比如宋高宗,就曾对宋孝宗北伐,多次表达过不满。而假设太上皇是被逼退位的,其失落的心情,则尤其强烈。白居易写《长恨歌》,所要表达的,就是唐明皇的那种失落和无奈。

  因为失落。除了宋高宗这种极个别的外,大多数“太上皇”,都不会活太长时间,常常在郁闷中就去世了。

  发生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唐高祖李渊还是皇帝,这么大的事情,他居然毫不知情,三个儿子手足相残,作为父亲非常的痛心和难过,无论谁受伤,他都不愿看到此幕,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李渊也是毫无补救的办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退位,把皇位让给胸有成竹的李世民。咱们想不说玄武门之变的事情,除了这件事情,不得不说李世民是位治理国家的明君。贞观之治,大家都听说过吧,这就是李世民的成果,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还是教育家。

古代的皇帝退位成太上皇后,他们的生活都怎么样呢?

  这样一位明君把国家治理的如此繁荣昌盛,井井有条,那么他的父亲李渊怎么样了呢?他是怎么对爱退位的太上皇的呢?据说李渊做了九年的太上皇,他退位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是否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安逸舒适,自由自在呢?李世民登基之后,太上皇李渊就搬到了偏僻狭窄的太极宫去居住了。李世民把真正的大权握在手中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李渊又从太极宫搬去了弘义宫,那里也并不宽敞,还不如太极宫好住,弘义宫地势低下,室内比较潮湿和简陋,根本不适合老人居住,可是既然李世民做此决定,李渊也就没说什么,只能在这种潮湿狭窄的房间度日。

  当时很多跟随李渊的文武大臣,去看望李渊的时候,注意到了此地的潮湿和简陋,就貌似直言觐见,向唐太宗李世民说明事情的轻重,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妥当,怕朝中的大臣会议论李世民不孝顺父亲,既然太上皇已经让位了,李世民应该善待太上皇才是,平时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愿意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怎奈这次并没有改变想法,让太上皇李渊继续居住在弘义宫,直达李渊死去。

  有人猜测是因为当时李渊能够建立唐朝,李世民付出非常大,应该立李世民为太子。没想到李渊登基之后,却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认为李渊对他不公平,对自己的父亲感到无比的失望,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难过,以至于李渊晚年,李世民都不愿去探望李渊,对于他晚年的生活状况也不愿过问和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