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对历史影响是什么?

·

  自公元前七世纪伊斯兰教兴起至今,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个朝代、宗教的兴起都会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影响,伊斯兰教也不例外。现在我们来了解下,看看它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师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随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对外征服,伊斯兰教向半岛以外地区广泛传播,史称“伊斯兰教的开拓时期”。

  661年起,伊斯兰教进入阿拉伯帝国时期,历经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成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经济和学术文化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史称“伊斯兰教发展的鼎盛时期”。

  13世纪中期随着异族的入侵,帝国境内东、西部诸多地方割据王朝的独立,阿拉伯帝国解体。中世纪晚期,伊斯兰世界并立着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其中奥斯曼帝国版图和影响最大。史称“伊斯兰教第三次大传播的时期 ”。

  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伊斯兰世界,许多国家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伊斯兰世界各国人民在“圣战”和教派运动的旗帜下,多次掀起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斗争,给殖民主义者以沉重打击。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伊斯兰国家相继独立,大致形成当今伊斯兰世界的格局。伊斯兰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传播和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由他的最亲近的门弟子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先后继承他的事业,称“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的继承人)。四大哈里发执政的30年问,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艾布·伯克尔执政期间,平息了也门南部、叶麻麦、哈达拉毛及巴林东部以伪先知图莱哈、穆赛利迈、赛贾赫(女)等为首所发动的武装叛乱,征服了变节者,重新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巩固了麦地那政权,同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对外征战和扩张。

  欧麦尔执政时,乘波斯、拜占廷连年战争力量削弱之机,先后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波斯、埃及等地,并采取凡归信伊斯兰教者免交人丁税的政策,吸引被征服地的居民多改奉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发展成世界多民族信仰的宗教。他初步确立了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和年俸分配制度。他还制定了伊斯兰教历,以622年7月16日作为纪年元旦,以纪念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徒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奥斯曼执政时,继续西进征服北非,攻占伯尔克、的黎波里、迎太基;在东部征服亚美尼亚,重新平定了波斯和呼罗珊地区的叛乱,远征军在中亚到达巴尔赫、喀布尔和伽色尼,并促使这些地区的众多居民改奉了伊斯兰教。

  为统一伊斯兰教思想、指导宗教活动和立法,在艾布·伯克尔时所辑录的《古兰经》原妙本的基础上,经再次搜集、反复对照、核订和考证、编纂成奥斯曼定本《古兰经》,为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向世界的传播提供了经典依据。阿里执政时,因伊斯兰教上层领导集团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导致了穆斯林之间的内战,发生了骆驼之战、隋芬之战和纳赫拉万战役,出现了彼此对立的政治派别。此后,伊斯兰教在政治和宗教思想上陷于分裂。661年,阿里被刺后,四大哈里发时期结束,继之而起的是以家族掌权的王朝时代。

  伍麦叶王朝(66l一750)时期。661年,由伍麦叶家族出身的穆阿维叶(600—680)所创建,定都大马士革。王朝在稳定局势并残酷镇压了异己力量的反抗后,从7世纪中叶起,继续大规模向外扩张。在东部,沿波斯前进,先后占领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继而征服了外高加索,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势力直达帕米尔高原。在西部,首先占领边太基,后征服了马格里布地区,消灭了拜占廷在北非的残余势力,柏柏尔人接受了伊斯兰教。

  711年,以柏柏尔人为主力的阿拉伯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占领比利牛斯半岛大部分地区,将伊斯兰教传入西南欧。732年,阿拉伯军队袭击高卢(今法国)西南部,战败后撤回比利牛斯山以南,伊斯兰教向西方的传播,遂到此为止。

  8世纪中叶,其版图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北界咸海,南至尼罗河,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在政治上,改哈里发的选举制为世袭制,使哈里发国家成为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在经济上,游牧的阿拉伯人开始迁徒新征服的地区,由游牧转入定居,从事农耕和经商。分封土地、统一币制、完善税收,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

  在文化上,王朝法定阿拉伯文为官方和各地通用的语言,促进了阿拉伯语的广泛传播。吸收被征服地区,包括希腊、拜占廷、波斯、印度等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开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在宗教上,采取减免人丁税,招募军队等政策,鼓励异教徒改奉伊斯兰教。

  在各地兴建庄严的清真寺,作为宗教活动和教育的中心,著名的有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耶路撒冷的阿格萨清真寺、凯鲁万的欧格白清真寺等,并附设有宗教学校,赐封有大量瓦克夫土地。以《古兰经》和圣训立法,向各地派出教法官和传教师,主持司法和宗教活动。反映政治和宗教思想斗争的各种派别相继出现什叶派等派别形成。

  王朝末期,统治者横征暴敛,宫廷生活腐化,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哈瓦利吉派和什叶派多次举兵反抗,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起义。750年王朝被呼罗珊艾布·穆斯林领导的起义所推翻。由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裔艾布·阿拔斯夺取了哈里发地位,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750一1258)时期,750年由艾布·阿拔斯(722—754)所创建,定都巴格达。在政治上,哈里发自诩为“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奉行宗教和世俗并重的政策。承袭波斯的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哈里发为最高领袖。由于任用波斯人担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实际的统治地位。以哈里发为首的官僚体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贵族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