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攻秦之战为何失败?六国联盟因为利益原因无法达成一致

admin ·

  合纵攻秦之战指的是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进攻秦国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这秦国在当时可谓是六国眼中的第一威胁。六国也十分清楚,凭借着自身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与强大的秦国相对抗,为此他们开始寻求合作,联合起来,对秦国发起反击战争,这场战争也被统称为合纵攻秦之战。

  事情主要发生在公元前318年到241年,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百年,总共有五次规模较大的交战。战争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竟然以秦国方面获胜而告终,而六国联盟也因为利益原因而破灭,这之后就成为了秦国案板上的鱼。

  其实在战国中期的时候,除了秦国很是强大之外,齐国也拥有着一定的实力,但还是不能与秦国相提并论。等到公元前325年的时候,秦国就已经完全占据了关中地区的领土,并在河东等地都有着相应的基地。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在函谷关附近展开了斗争,获得了函谷关以及陕城等多座重要关口,基本上控制了关中左边的领土。

  也是因此,秦国方面隐隐占据上风,既可以向前发起进攻,也可以向后抵御敌军的入侵。这使六国之间感到不安,他们干脆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的入侵。

  为了与六国联盟相对抗,秦国方面自然要采取措施来给予应对。例如秦王就派出张仪前往魏国游说魏王,想要说服其臣服于秦国的统治之下,但是没有获得成功。秦王恼羞愤怒,就想要用武力威胁魏国就范,并于之后派遣军队对魏国河内地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魏国对于秦国方面的威胁本就不大,在极短的时间内,秦国就已经占领了闻喜东北部的领土。

  这秦国还同时对韩国发起了攻击成功,获得了鄢陵等地。或许也是受到刺激吧,这使得六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

  但由于这个时候楚国与燕国暂时还没有受到秦国的威胁,因此在态度上面就较为消极,持观望状态。在这时出兵的就仅仅只有韩国、赵国以及魏国而已。在函谷关之战中,三国联军遭遇失败,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也以联军失败而告终。

  虽然说秦国方面获得了胜利,但在战争同步发生的时候,秦国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竟然趁此机会频频骚扰边境,想要趁着秦国的主要场地在中原之时搅浑这一滩浑水。为了安定后方,秦国只好将目标首先转移到巴蜀一带来,很快就占领了秦岭附近的广大领土。

  等到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秦国就再一次将战斗的重点转移到了中原地区,不断对魏国等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并成功地占领了多座城池。在公元前298年的时候,秦国对楚国发起进攻,这才让楚国方面意识到秦国的强大。由于没有及时反应,导致楚国失去了数十座城池。齐国等其他国家见此情况就联合楚国对秦国发起反击,在通过三年的艰苦奋战之后,最终击败了秦国军队,夺回了函谷关。

  在第二次战争之中遭遇失败,秦国方面立刻开始休养生息,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秦国方面主动与楚国结好。

  而齐国为了集中全部的力量消灭宋国,也暂时与秦国方面建立了和平关系。这也给了秦国喘息之机,在这之后他们这些国家面临的只不过是灭亡而已。等秦国恢复过来之后,立刻乘着齐楚两国无暇过问中原之时,对韩国以及魏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秦国大将白起的带领下,在龙门地区一举打败了韩魏联军约24万人。

  紧接着又占领了手工艺最为发达的宛城等61座城池,使得韩国与魏国濒临灭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国方面竟然还有一支相当精锐的骑兵部队,秦国不敢贸然与之相对抗,因此便暂时取消了攻打的念头。

  在秦国的略微挑拨之下,六国联军一度陷入矛盾之中,使第三次宫攻秦之战还没有到来,就因为利益原因而导致联盟瓦解。

  形势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昨天还是敌人,今天就可以成为朋友。在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秦国方面竟然与韩国联合起来共同对赵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奈何遭到了失败。还是在手下一位谋臣的建议之下,秦王决定实施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战略,巩固那些被占领的领土。秦国也将他的重点对象放到了领土较近的韩国、魏国以及赵国。

  这个时候的五国选择了联合,奈何他们的实力本就在之前的战争之中得到了消耗,导致他们面对强大的秦国只能节节败退,并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以联军方面遭遇失败而告终,而秦始皇则采取李斯的建议,加快各个击破的脚步,不再给五国联合行动的机会,使合纵的想法彻底破灭。

  其实在这场战争之中,充分展现了六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付出的一系列的努力,奈何秦国的力量还有强大,而六国联盟又因为利益原因始终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最终遭遇失败也是有原因的。不管怎样,六国这种面对强秦的态度也值得学习,在这其中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将领更是值得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