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 曹操为何还对刘备刮目相看

admin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曹操对他“刮目相看”?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先有朝廷内的宦官、外戚集团乱政,后有农民起义和接连引发的军阀割据,可以说这个时期天下都是纷争不断,战火连绵的。可也正是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才催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

  在这段时期里,天下诸侯之中要说人气最旺、成就最高的无疑是曹操,他出身不错,以一己之力战胜袁绍、袁术、吕布、张绣等军阀,成功一统了北方,为此后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强大奠定了基础。

  要说他刚刚起步的时候,虽然实力很弱,却心气很高,一般人入不了法眼,唯独一人例外,他就是“草根出身”,屡战屡败、颠沛流离大半生的刘备,那么刘备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曹操对他“刮目相看”呢?

  图片:刘备屡战屡败剧照

  一、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

  1、曹操对刘备的重视

  想要理清这里面的原因,我们应该区分出小说《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毕竟其中的描述以及作者本身带有的主张倾向是不一样的。

  大家都听说过“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这也是曹操高看刘备一眼的出处,事实上,除了在小说中出现过这个故事,在正史中也确有其事,虽然其中有一些细节不一样。

  根据《三国志》记载:“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这句话就是《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原型。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当时曹操正在和刘备喝酒吃肉,用现代话说这完全是酒桌上的吹捧之词,当不得真,可信度会大打折扣,不过从曹操后来的表现来看,他确实很“重视”刘备,或者说想不关注都不行。

  官渡大战前夕,曹操的敌人袁绍拥有数倍于己的兵力,手下人都忧心忡忡,思考如何应对袁绍的时候,曹操却破天荒的要求先进攻刘备。

  《三国志》载:“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说实话,虽然要干掉刘备,可这评价确实不低,毕竟当时没多人看得起这个“织席贩履之辈”。

  2、曹操的想法

  曹操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呢?大慧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曹操本人对袁绍是非常了解的,他了解对方什么事情都犹豫不决,在没有所谓“万全之策”的情况下肯定不会进攻,所以自己有充足的机会。抓住这个空档,即便是打了刘备,袁绍也一定不会进行趁火打劫。

  第二,如果不选择先打刘备,一旦和袁绍大战开始,刘备这个人是很有可能趁火打劫的。从后来官渡之战的情况来看,如果曹操没有提前把吕布和刘备解决掉,那么必然是后顾之忧,两面夹击下曹操必败无疑。这就是曹操“关注”刘备的原因。

  最后一点,刘备固然可以小看,但他身边的吕布、关羽等人却不能忽视,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原因。

  图片:曹操剧照

  早在刘备还依附曹操的时候,曾经派他攻打过袁术势力,结果刘备表面上答应得很痛快,转过头就和董承这帮反曹的人勾结在一起,弄了个所谓的皇帝密诏准备召集兵马“勤王”,所以曹操看刘备,首先他是个出尔反尔、阴奉阳违的人,被曹操“看得起”有一部分原因是内心的嫉恨。

  其次,密诏事件让曹操发掘了刘备的野心,作为老板,曹操本可以给他平台和机会,但刘备明显是要自己单干,所以曹操认为刘备不是个省心的人,最起码有野心,对自己更是心怀不轨。

  二、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倾向

  1、小说的主旨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因此人们对社会制度、自然现象都没有太多正确的理解。

  大多数人认为,主宰自己命运的是上天,而上天的儿子——“天子”就是那个能够管理,赐福自己的人。于是在历朝历代中,人们始终都被一种所谓“正统”的思想禁锢着,而小说《三国演义》就有很明显的“尊刘贬曹”的政治倾向。

  随着这部卓越的古典小说不断地在民间流传,大家也都对其中的思想倾向有了固定思维。比如在正史中只承认刘备是汉室后裔,但在小说原著中还加上了一层“皇叔”的身份,这很明显是作者为了迎合老百姓的“正统思想”,把刘备塑造为一个“真命天子”。

  之所以是“真命天子”,那么和他相关的所有事情怎么能和普通人一样呢?所以从刘备出场时,对他的出生异象、相貌特征、举止神态,甚至是胸怀眼界都有极大的“特殊”之处,这也是当时人们乐于看到的。

  所以,《三国演义》的作者会抓住历史上的很多小细节大写特写,讴歌一下刘备的过人之处和忠君爱民等等。

  图片:刘备骑马剧照

  2、内容上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曹操的感觉完全是相反的,在书中,刘备始终都保持着宽广的胸襟,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是本着国之大义,诉说的也都是如何的勤政爱民,最后的结果多么的与众不同。

  这就让他成为了东汉乱世英雄豪杰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即便是在被之为“奸雄”的曹孟德眼中,他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这在凸显出曹操狡猾、阴险的同时,再次给刘备的完美形象增添了无比光辉,这是典型的一种文学渲染手法。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是伟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伟大的同时,作者也较为主观的表达出了一种中心思想:刘备是所有诸侯中的唯一正统。换句话说,这也是后来民间大兴“拥刘反曹”思想的根源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