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实力并不强,为什么说它是秦灭六国的最大助力?

admin ·

  燕国,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中后期,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兼并战争也更加激烈。

  到了战国时期,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大大减少,有七个实力比较大的诸侯国,这便是战国七雄。

  燕国的历史悠久,是唯一一个进入战国七雄的姬姓诸侯国(魏国和韩国虽然是姬姓,但早已和周王室分家)。

  但是相比其他六国,燕国的知名度一直很低,原因在于实力始终处于中下游,而且地处东北角,远离中原。

  西周时期,燕国的记载并不多,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姬奭在燕地。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逐渐激烈,一些诸侯国趁机崛起,比如齐国、晋国、楚国等。但是燕国的存在感不强,一直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

  曾经有一次出场也是打酱油的角色,被山戎偷袭差点灭国,幸亏齐桓公伸出援手,不仅打跑山戎,还顺手送给燕国500里土地。

  这时候的燕国,实力虽然不强,但是版图却不小。

  到了战国时期,燕国转身一变,不再是诸侯争霸的配角,而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有了燕国,秦国才能顺利统一天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燕国是秦灭六国的最大助力。

  在短短百年时间内,燕国只出手两次,却改变了天下大势。

  春秋战国数百年,燕国虽然疆域广袤,但并不适合农耕,想向中原发展,却一直被齐国压制。

  对燕国来说,齐国是最大的敌人。因此,燕国第一次出手的对象就是齐国。

  战国中期,魏国的霸主地位被拉下,天下形成“东齐西秦”的双强格局。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数十年,国力逐渐增强,但也不是齐国的对手。桑丘之战打得秦国二十年不敢出兵。

  在随后的函谷关之战中,更是让秦国割地投降,不久又趁势吞并了宋国。这时候齐国有一吞天下之势,

  但是在这关键时候,燕国联合秦国、韩国、赵国、魏国组成五国联军,共同征讨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国伐齐”。

  《史记》记载,“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

  虽然田单击败了燕军,齐国成功复国,但是实力大大衰弱,已经沦落成二流国家,不能与秦国再次争霸。

  自从以后,北方唯有秦国一家独大,楚国虽然在南方也颇有实力,但与秦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齐国之后,赵国成为北方诸国抵御秦国的桥头堡,经过胡服骑射的变法后,赵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能够与秦国掰腕子。

  从地缘来看,如果齐国是燕国的第一仇敌,那赵国就是燕国的第二仇敌。

  长平之战中,赵国虽然死亡四十五万,秦国作为胜利方也不好受,死伤人口也达三十万,这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来恢复元气。

  可是燕国不给赵国机会,强行起兵六十万,让赵国雪上加霜。

  虽然廉颇凭二十五万老弱之兵击退了燕军,但赵国的情况更加恶化,耽误了恢复元气的绝佳时机。

  《史记》记载,“燕军至宋子,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於鄗。”

  自此之后,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关东六国再无实力抵御秦国,天下形成一强六弱的局面,统一之势已成。

  燕国最后一次表现是“荆轲刺秦”,这属于太子丹的个人行为,虽然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却无法改变秦灭六国的趋势。

  从地缘政治来看,燕国与赵国和齐国是天生冤家,这与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是一个道理。

  当然,这也是燕国成为秦灭六国最大助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