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早朝,为何国家却正常运作呢?

admin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大气磅礴的诗句是对明代皇帝维护江山镇守边疆的真实写照,明代历代皇帝都有其可圈可点的累累功勋。但是也有比较特殊的存在,比如说,连续30年不上早朝的万历帝。

  万历帝是明代中晚期的皇帝,其在位时间是最长的,达48年之久,在位时间虽长,却有30年的时间不上朝,可令人惊叹的是,万历帝虽然长时间不上早朝,但其权力并没有被架空,朝堂之上也并无动乱,国家各项职能也能正常运行,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呢?

  万历帝原名朱翊钧,十岁时继位,在其登基后的十年时间,可谓是勤勉苦读,在嫡母李太后和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革赋税。生活上也是非常节俭,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政治上,施行考成法,加强官吏考核,尊主权,信赏罚,赏罚有准,绝不姑息,有效的镇压了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打破吏治不清的局面,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军事上,万历帝知人善任,派李如松平定拜。高瞻远瞩,援朝抗倭。平叛女真,派熊廷弼镇守辽东,打击了努尔哈赤的嚣张气焰,稳定了边疆局势。

  经济上,接受张居正的建议,清查土地,重新丈量全国土地,以防漏税;改革赋税,施行一条鞭法,一统税收银钱,便于计算;官府用役,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明代的文化发展迅速,异常繁荣。发展科举制度,令吏部严格选用提学官,有力的打击了盲目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明代百姓有较高的言论自由,各种思想开始萌芽。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便是在万历年间出版的。

  翻阅史书古籍可发现,万历帝不上早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由下几个方面,其一,万历帝沉迷于酒色,每日声色犬马,大兴土木,在其二十一岁时,就开始筹建自己的陵园。

  其二,权力受到制衡,丧失自国热情。万历帝极看重自己的权威,但文官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对万历帝的政治举措百般阻挠,使万历帝长期处于君愿不能遂的境地,于是乎,在文官集团的抗争长期无果的情况下,万历帝的治国热情消磨殆尽,采取了避而不见的方法。

  其三,是对当时境况的逃避。万历帝是明代中后期的君主,在当时明代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文官贪婪,武官怕死,作为九五之尊、一朝天子,却令不能行,禁不能止,身边也无心腹,于是,干脆两手一摊,逃避让他无能为力的现状。

  其四,万历帝不上早朝也是为了抵抗言官制度。明代推行言官制度,讲究言论自由,对大事小情言官都可以发表意见,甚至是皇上的后宫之事。明代历代的皇帝对言官都是尊而重之,更是没有杀言官的先例,实在气极,也不过一顿廷杖了事。

  言官本是为了劝谏君王,但明代的言官作风不正,言辞激进,捕风捉影,耸人听闻,万历帝烦不胜烦,又不能罢免所有的言官,只能以不上朝这个举措来表示自己对言官制度的抵制。

  虽然,万历帝长时间不上早朝,但朝中事务并未荒废,甚至可以说是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万历帝虽不上朝,但是他的权力也并没有被架空而成为傀儡皇帝,这背后又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万历帝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理政事,他虽不上朝,但也可以处理政事。这就倚仗于明代的内阁制度。明代初期,废除了宰相这一关志,设立内阁,将宰相的权力分属于内阁的各部门。而大臣们将要提的建议以“票拟”的方式呈给皇上,皇上再做“批红”。

  这样的运行机制,不仅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给皇帝省了不少事,最重要的是,皇帝并没有因此荒废政事。据史书记载,万历帝是让宦官来传递自己的各项指令。在古代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镇压下,大臣们不仅要对皇帝唯命是从,且不敢对此做法稍有微词。

  其次,封建制度的完善给万历帝提供了方便。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封建制度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将皇帝的权力集中到了最为完美的程度,虽然将各项职权分散到了内阁的各部门,但最终决策权还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这样的运行机制,很好地保证了皇权的稳定性,并且能保证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转。而且,在古代封建制度的镇压下,门楣宗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大臣们是万不敢对皇帝有任何欺瞒。万历帝虽不上朝,但还是拥有最高决策权,可以说是对大小事宜了如指掌。

  最后,针对官员的监察机制也堪称完美。东厂、西厂、锦衣卫都是皇帝为了监察官员而设立的。这些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受其他因素制约。其中的锦衣卫更是集监察、逮捕、审问于一身,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七品芝麻官,一旦落入锦衣卫手中,必是九死一生。

  如此严苛的监察制度下,试问又有谁敢对皇帝有不敬之心?就算是有,也都是敢怒不敢言,话都不敢说,更何况架空皇帝的权力了。况且,这样的监察制度也直接激化了内廷与外廷的矛盾,使得内外权力相互制衡,相互斗争,哪还有精力去架空皇帝的权力?

  万历帝长达30年不上早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沉溺于酒色的原因,也有言官制度的影响;既是对当时情况的逃避,也是变相的对自己改变不了的局面的抵抗。更是在诸多因素的左右下丧失了治国热情。

  而在他不上早朝的30年间,其权力没有被架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封建制度的完善,使皇权集中达到了顶峰;有内阁制度的从旁协助,使皇帝不仅没有丢失决策权,反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更是有严酷的监察制度为皇帝的左膀右臂,方便其铲除异己,维护其至高的权威。

  况且,万历帝虽不上朝,但他并不是荒淫无道、不理国政,而是换了个方式处理政事。权力不仅没被架空,国家上下也算是井井有条,所以,放在今天来看,万历帝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