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马谡的原因是什么?不只是街亭失守

laokai ·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汉昭烈帝刘备为了给义弟关羽报仇,带着数万人马进攻东吴,结果在与东吴军队相持半年多以后惨败,近乎全军覆没,仅刘备带着心腹侍从逃到永安,这场大战给蜀汉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持久的。

  为了支持这样一场大战,蜀汉出动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同时刘备还带上了自己极为倚重的心腹将领以及谋士,如冯习、张南、黄权、马良等人,结果在失败以后,这些原本为蜀汉重要领导力量的人才大多战死,于是蜀汉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人才断层。

  后来诸葛亮在建兴三年(225年)进行南征,通过征服南中而获取了壮丁以及财富,得以补充了大量士卒,然而基层的士卒可以得到补充,中高层领导型人才却很难得以迅速补充,毕竟每一个中高层领导都是需要经过实践,一步一步进行磨练与成长的,好在诸葛亮发现了一个“可造之才”马谡。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当时他们兄弟都非常有名,不过作为哥哥的马良性情更加稳重,很得刘备的信任,因为进攻东吴时也将其带在身边,结果送了一波人头后,留守后方的诸葛亮已经无法任命马良那样的一流人才了。

  不过马谡表现得也不差,尽管刘备去世前,曾经多次叮嘱过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够重用”,但是诸葛亮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大领导将你麾下的一流人才都给调走了,然后跟你说你现在麾下的那个二流人才不行,不能够重用,那你也会跟诸葛亮一样不以为然的,不用那个二流人才还能用谁呢?于是在诸葛亮平定南中的过程中,经常找马谡询问意见,而马谡提出来的意见也还挺中肯的。

  其实以后世的眼光来看,马谡很有可能是顺口说了一些大而空的、正确的废话,他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提出了在平定南中时,最高的战略目标是要让南中的人们,心甘情愿地归顺蜀汉,其实这种战略的提法,基本上读过《孙子兵法》的人都能够说一大堆,就相当于我们今天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时,说上一堆教科书里的句子一样。

  这种说法听上去很有道理,而且高屋建瓴,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战术支撑,那它就基本是正确的废话,不过诸葛亮是一个很强大的存在,他硬是将这个“心战”的战略完成得极其完美,具体来说就是多次活捉了南中造反的首领孟获,孟获在用尽一切办法以后,都无法战胜诸葛亮,于是对其心服口服,不敢再造反。

  南中就这样被平定了,其实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诸葛亮,但是诸葛亮认为马谡提出的建议很好,是一个懂得军事的,于是有心想要提拔栽培他。

  在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本来众人都认为他会任命赵云或者魏延这样有经验的老将作为先锋,但是诸葛亮不顾众人反对,硬是任命了还没有过独立带兵经验的马谡为前锋,让他带着大批人马去驻守街亭,并且给了他极其清晰的作战指令:“坐镇城中坚守,等待大军到来。”

  结果马谡赶到街亭后,可能是惧怕与曹魏正面交锋,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军令在城中驻守,而是带着军队上了城外的山,结果曹魏张郃到来以后,截断了蜀汉军队的水源,轻松破了马谡,占领了街亭。

  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本来是集天时人和于一体,曹魏已经有多个郡县闻风而降,获胜的把握本来非常大。然而马谡失去街亭后,便让诸葛亮的大军没有可以前进的根据点,导致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不得不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

  战后自然需要追究相关人士的责任,失去街亭的马谡很显然罪不可赦,因此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然而马谡之所以被斩,真的是因为他失去了街亭吗?

  其实并非如此,正史中早已说得明明白白,诸葛亮之所以斩他另有苦衷。在《三国志·董刘马陈懂吕传》中,有记载诸葛亮杀马谡时的情景,当时十万士卒全都为之泣下,重臣蒋琬劝阻诸葛亮不要杀马谡,而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兵圣孙武所带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无敌天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军纪严明,如果现在废除了法纪,那还凭借什么去讨伐曹魏呢?从诸葛亮流泪这个动作看,他也是不舍得杀马谡的,他之所以要杀马谡,主要是因为马谡违背了他的军法,如果不杀马谡的话,他的命令就很难再有人听从,那么蜀汉便军心难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