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所作的文章在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价值与地位?

laokai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唐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历来都颇受重视,他的文章却常常被人忽略,但其实他创作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存留了李白赋一卷、表书一卷、序一卷、记赞颂一卷、铭碑祭文一卷,总共接近七十篇。李白文的研究在李白研究中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李白文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和接受更是鲜被人提起,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从整体上看,李白的文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佳,影响力大。因此,李白文对先秦文学的继承和接受这一个研究方向不仅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还有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

  一、李白与盛唐其他文章作者的比较

  1.盛世大家

  和盛唐的其他文章创作者相比,李白的文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属上乘,因此,李白的文在盛唐文中当有一席之地。盛唐骈、散文大家中,骈、散文传世数量最多的是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张说和苏颋,张说和苏颋功于骈文,同时也是开启唐代骈文风气转变的重要人物。

  其中,张说传世的文章共计234篇,苏颋传世的文章共有290篇。除了燕许二人之外,同为盛唐台阁骈文大家的张九龄传世文章数量也超过了200篇,一共达到了257篇。

  这三位台阁骈文家传世的文章大部分都是骈文,他们是盛唐时期骈文创作在数量上最为突出的群体。除了台阁骈文家之外,李华、元结、萧颖士、独孤及、贾至等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早期都是优秀的骈文家,他们的文章骈散兼备。

  李华现存的文章共计106篇,元结现存的文章共计118篇,独孤及传世之文章在这类文学家中最多,达到了190篇。而文章留存稍少的萧颖士和贾至所传世的文章则分别为27篇和92篇。

  2.文章种类

  李华、元结、萧颖士、独孤及、贾至等人的文章中,只有少部分是骈文,其余部分则为散文。从宋李昉《文苑英华》以及清董诰《全唐文》所收录的盛唐文学家的作品数量上来看,上述诸位文学家的文章在数量上已经大幅领先于绝大部分盛唐文人了。

  李白现存的文章一共66篇,其中骈文散文兼具。单从数量上来看,李白的文章数量在盛唐已经位居前列,从质量上来看,李白的文章更是盛唐文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文在盛唐文中当有一席之地。

  二、李白文的价值与地位

  1. 历代对李白文的评价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称自己“颇功于文”,他流传下来的文章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质量上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是盛唐时期文章创作的一个高峰。

  盛唐时期是唐代散文兴起的重要时间节点,李华、元结、萧颖士、独孤及、贾至等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都活跃在盛唐时期。同时,唐代也是骈文发展的一个繁荣阶段,清孙梅《四六丛话》认为“骈俪之文,以唐为极盛”,虽然这句话夸大了唐代骈文的历史地位,但也充分论述了唐代骈文的兴盛景象。

  可见盛唐时期对于骈散文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其中,李白的文章在盛唐骈散文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李白的文章数量众多,且骈散兼备,清王琦《李太白全集》中留存的文章接近七十篇,从数量上来看位居盛唐文学家的前列。

  其次,李白的文章质量也非常高,不仅受到了同时期文人和后世的广泛赞扬,而且还被收录进了历代诸多选本中。第三,李白的文章进一步推动了盛唐文章以散入骈的发展倾向,对唐代骈体文的发展以及古文运动的兴起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2.太白气象

  李白对自己的文章一直有着很大的自信,他在《赠张相镐其二》中就写到自己“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认为自己早在十五岁时,作赋的水平就已经超过了司马相如。

  时人对李白文章的评价同样很高,任华把李白的文章同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以及班固、张衡这些著名的赋家和文学家相比,同样认为李白的文章功力已然凌驾于他们之上,这也代表了和李白同时期文人的一种广泛看法。

  例如苏颋看了李白的文章后,认为李白年纪轻轻就已经“天才英丽,下笔不休”,假以时日,能同司马相如比肩。安陆郡督马正会也给了李白文章极高的评价,认为李白的文章功力远超常人。

  在盛唐时,还有着“赵蕤术数,李白文章”这样的一种并称。赵蕤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纵横家,也是李白的老师,他不仅“博学韬衿,长于经世”,而且还多次拒绝唐玄宗的征召,因此闻名于世。赵蕤的纵横之术在全唐最负盛名,而人们把李白的文章拿来和赵蕤的术数并称,足可见当时人们对李白文章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魏颢《李翰林集序》更是记录到:“《大鹏赋》时家藏一本。”李白的文章在盛唐时常常被用来和司马相如、扬雄等一流赋家对比,而李白赋的代表作《大鹏赋》更是当时上至官宦世家,下至普通人家的必备收藏品,再加上李白还曾在朝廷上“间草于王言”,如此种种,足可见李白文章在盛唐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除了唐代,后人虽然普遍认为李白文的成就远不及其诗,但对李白文也有着很高的评价。

  3.历代选家对李白文的重视

  李白散文受到了选家的重视。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的《古文观止》是历代最具权威的散文选本之一。该书的选材上起《国语》《左传》,下止于明代刘伯温、归有光。

  虽然选材的时间跨度很大,但一共只选了二百二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以散文为主,还选入了少许骈文。在这短短二百二十二篇文章中,李白就有《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两篇文章入选,在六朝唐文的数量中仅次于韩愈、柳宗元、以及陶渊明。

  可见在选家眼中,李白散文在唐代散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李白的骈文同样备受选家重视,这种重视在历代骈文选本中均有体现,反映出了历代选家对李白骈文的认可和接受。

  仅以简单举例,清王先谦《骈文类纂》,选录了从先秦至清末的诸多骈文。在选文上,《骈文类纂》倾向于收录雅洁之文,反对浮艳、骈散兼行的文章。

  李白的骈文以骈散兼行为多,与《骈文类纂》的收录倾向不太相符,尽管如此,《骈文类纂》仍然收录了三篇李白的骈文,在数量上超过了同为盛唐,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的骈文家苏颋;当代莫道才先生主编的《骈文观止》,收录了自秦至清的诸多高质量骈文,其选文标准为“尽量全面,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齐全的选本”。

  《骈文观止》收录了李白七篇骈文,选文数量在全书所选的唐代作家中与骆宾王、卢照邻、李商隐、王棨并列第二,仅次于王勃。《骈文观止》作为当代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选本,其对李白骈文所给予的重视,体现了当前诸多学者对李白骈文的肯定,也展现出了李白骈文杰出的成就。整体来看,李白的文章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乘,在事实上对后世的骈散文创作以及研究,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三、李白文的复古倾向

  复古是自隋文帝即位以来文坛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声音。隋文帝杨坚向来反对齐梁绮丽浮华的文风,开皇三年(583),李谔作《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大肆揭露六朝文学绮靡流艳的弊端。于是次年,隋文帝就开始了反对浮华的文学整风运动,《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云:“隋主不喜词华,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

  隋朝后期以及初唐时期,六朝绮丽浮华的遗风又重新抬头,因此,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元年(618)发布《诫表疏不实诏》,要求大力改革公文中的浮华因素,追求务实的文风。

  因此,很多初唐文人都反对六朝遗风,提倡复古。到了盛唐,文学复古的声势就更为浩大了,李华、元结、萧颖士、独孤及、贾至等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多出自盛唐,活跃于盛唐的李白自然也不免受此影响。

  李白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一方面反对梁、陈以来一直延续到唐代的绮靡文风,另一方面则提出了复古的呼声,主张积极向前人学习,并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了他的复古倾向。

  李白在诗歌中大力创作古体诗和乐府诗,《古风》云:“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可见李白崇尚自《诗经》以来的风雅传统,他也大力学习建安诗人以及优秀的魏晋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提倡风骨,反对绮靡。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一句就道明了李白诗对庾信、鲍照的继承。

  李白对前代诗人的继承与学习不限于此,他对前人的学习是广泛而深刻的,李白的文章也同样如此。李白早年曾先后三次模拟《文选》,但他却对自己模拟的大部分作品感到不满意,因而将大部分拟作都焚烧掉了,最终只留存下了《拟恨赋》与《拟别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了这一史实,曰:“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辄焚之,惟留《恨》《别赋》。”《文选》六十卷中,诗仅占其中的少部分,所以从李白对《文选》的多次模拟就可以看出,李白不仅如上文所说推崇前代优秀诗歌,他对前代的优秀文、赋也有非常深入的学习。

  并且由于李白对前人诗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复古道”,还认为“自建安以来,绮丽不足珍”,而从魏晋至初盛唐,文坛所盛行的又多为绮靡之音,所以李白自然同盛唐其他提倡复古的文学家一样,将文的学习重点投向了先秦两汉的文学。

  他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纵观诸子百家之书,证明他受先秦诸子影响是非常大的。李白《赠张相镐其二》又云:“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周勋初《李白评传》认为这一奇书当然也不是指儒家典籍。因为儒家学术偏于论述政治教化,均为人伦日常之用,无“奇”可言。

  蜀地地理位置特殊,因而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先秦诸子著述以及奇书,这些书籍对李白的诗、文创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直接导致了李白在诗、文创作中的复古倾向。

  结语

  李白自幼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勤恳学习,以及对诗、文复古的提倡,不仅使得李白的思想倾向展现出了较为复杂的一面,也使李白在诗、文创作中展现出了对先秦文学的接受与继承。

  从李白文的具体创作情况开看,李白文对先秦文学的接受与继承的主要对象为《庄子》《孟子》《战国策》与《楚辞》,这四家的文章对李白文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既影响了李白文的内容与思想倾向,也影响了李白文章风格的形成。

  先秦其他诸子也或多或少地对李白文产生了影响,然而由于李白对它们的继承与接受情况并不明显,这些诸子也没有对李白文的内容、思想以及文风产生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