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抱负的陶渊明,为何会选择归隐山林呢?

laokai ·

  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好见证了他向往隐居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望。但是他本身拥有抱负最后却选择了归隐山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与他自己的品性有关。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中的这一句正好契合了陶渊明喜欢菊花,是因为菊花代表着隐者而自己就是一个隐者的含义。尤其是其中的一个“隐”字,更加是把他的身份感受描写了出来。

满身抱负的陶渊明,为何会选择归隐山林呢?

  陶渊明的一生都离不开一个“隐”字,早年间他为官是隐逸在官场中,晚年他是隐逸在田园山水中。在官场上是小隐,在后来的山水中是大隐。在官场中他自视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与那群阿谀奉承之人为伍,最后迫于无奈选择了归隐。但是起先他是怀着期待与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办事的热情而为官的,可是当他真正的身处在官场中才明白了,自己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官场的黑暗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够解决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仍然肆意享乐一点都不关心百姓,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堂,如何才能让他施展抱负?所以最后他选择远离官场,将自己的心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看他晚年的诗才觉得现在的他才是真正快乐的,在田园山水中他找到了人生的追求,隐逸在田园中他感到了真正的放松。

  二、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本身也是胸有沟壑,幻想着能为人民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可是理想与现实却总是不能如意,他胸有抱负却无从施展,有那么多的治国之策却无人倾听。陶渊明生逢乱世,以至于才华无法施展,身处在官场的黑暗中还向往着为人民办事,可他本身清高自傲也预示着他最终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他最后的归隐也预示了这个结局。

满身抱负的陶渊明,为何会选择归隐山林呢?

  陶渊明立经三个朝代十个皇帝,他的一生都处在了风雨飘摇的社会中,这样使他的抱负他的才华都无了用武之地,在朝堂上没有人在乎他的言语,皇帝更加听不进去他的劝解,在这样的乱世中他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在那个朝代门阀世族林立,官场黑暗像他这样的真正想为百姓办事真正为了国家的人,根本就没有出头的余地,只有哪些懂得奉承会说好话的人才能平步青云。更何况他自己也绝不会允许自己失去文人的气节与官场黑暗妥协,所以最终他离开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官场,去追求他真正的幸福去了。谈起陶渊明,我们总会想到是写《桃花源记》的那个作者,是那个赋闲在家的辞官者,是那个整天只想着耕种的男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有很多,但都离不开田园山水归隐,可是我们不知道的事,陶渊明他先前并不是就想着归隐的,他也曾经有理想有抱负,他曾经是很想要当官的很想为国家办事的,所以他才会几次辞官又几次重新为官。从他这几次辞官有几次重新上任可以看出来,他早年间真的为了施展他的抱负付出了很多,可是社会的现实官场的黑暗却一步一步的摧毁了他为官的信念。陶渊明虽然年幼时家庭贫困可是他的曾祖父曾是东晋的大将陶侃,祖父父亲都曾任太守一职,是到了他这一辈陶家才开始衰败的。本身陶渊明就有他文人的恃才傲物之感,更何况他本身也是出生贵族,只是后来衰败了可深藏在骨子里的文人气节却影响着他。让他的为官之路走的艰难曲折,他为官十三载却只当过几次小官,当过最大的官也只是江州祭酒,这一切与他家庭教养氛围有关。他辞官后归隐田园,整天耕种农田,可他自己却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总是饥一顿饱一顿,三餐都没有着落。他的田园归隐过的并没有那么好,但是我相信远离了官场,将自己真正的放在大自然中,与自然合二为一,尽管日子并不是那么好,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富足的。

  虽然,真正的归隐,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感慨自己的额际遇。因此,陶渊明也会写一些怀古诗来抒发自己的不满。既然他在选择时,有所纠结,就表明陶渊明实则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渴望社稷祥和,百姓安康,可是面对当时浑浊的政治现状,他也有很多的无奈与苦闷。但是,至少,陶渊明能够保证自己的廉洁,未曾与贪官合流。

  因此,陶渊明是一个隐士,虽然他喜欢自然,可是如果政治清明,一个有志之士又怎么会放弃自己的抱负呢?他的归隐,多多少少都包含了一些无奈吧,那些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百姓的不幸遭遇只能写于只能融入诗作之中,心里该是怎样的落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