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商人即使有钱,为何社会地位却仍不高呢?

laokai ·

  古代封建“重农抑商”,在往后的两千年之中,商人一直都排在末尾,为什么古代的商人很有钱,但其社会地位还是很低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士”大都是世代为官的大家族,往往有大量的田地、雇佣佃户,有钱的士族往往会拨款建学舍,供族中子弟读书,而后考取功名,再添田产。但也有没落的士族,土地少得可怜,甚至衣食无着。然而大跌眼镜的是,纵使“士族”再如何没落,这样的人依旧可以在家财万贯的商贾面前趾高气昂。这就是古代社会“士”与“商”之间身份的差距。

  “商人不可做官”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实际有多严怕是很少人知道。具体商人不可为官的法令在唐朝,但在此前社会便普遍鄙视这一“贱业”。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完天下,工成后又急流勇退,免于了勾践的猜忌,并开始经商,传说中他和西施一起成为“神仙眷侣”。但现实却有些骨感。由于经商,范蠡并没有受到与其功绩等同的历史评价,功绩几乎被从历史上抹除。秦汉开始,又有了明确的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凡豪商巨贾家产申报不实就要充公等等规定。汉朝是曾有过“捐官”一说,实际便是“买官”。但这里能够买的人,大多都是士族那些耕读人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人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也就没有了财富的保障,一旦封建国家缺钱,就会开始用各种理由抄一波家。

古代的商人即使有钱,为何社会地位却仍不高呢?

  在封建统治中,以农耕文化为主,那么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统治者只需要定期按时的找百姓收取租税(农业税和土地税)以及人头税,无论是历史上的井田制,青苗法,一条鞭法等等土地所有权改良,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一根本特征来进行调整的。

  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比如盐铁等,都是由统治者专卖。所以,古代商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没什么条件,其次,在统治者眼中,这些经济活动并不能产生价值。所以,商人自然没有存在感。

  古代中国封建王朝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必然对应的政治制度就是封建专制和家天下,我觉得皇帝的想法不复杂,只要将农民和土地这两方面的问题处理好,那么统治就很稳定。而商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了人员流动和钱财货币流动,这些对于皇帝来说都是影响统治稳定的,所以当然,就要重农抑商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民以食为天,而占主体地位的汉族群体的性格趋向于内敛保守,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老百姓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心态,对于商业活动不那么热衷。

古代的商人即使有钱,为何社会地位却仍不高呢?

  在古代商人地位低下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封建统治者,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