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被称为“木匠天子”?

laokai ·

  明朝期间有许多奇葩的皇帝,例如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可是你知道么,他虽然是以木匠皇帝而闻名,但是他也不是昏庸腐朽之人,事实上他远比弟弟崇祯有眼光,如果多活几年就没满清了。

  朱由校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五位皇帝,因在位期间重用宦官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又因酷爱木工,又被称作“木匠天子”。朱由校生于万历三十三年,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祖父是长达三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被称为“木匠天子”?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驾崩,继位的明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就因服用红丸去世,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校登基成为大明天子。

  朱由校在位期间正值明末动乱,崛起于黑水白山之间的满洲贵族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不断进犯辽东,在与明朝的战争中节节胜利,明朝在辽东不断丢城失地,在朝廷内部党争日益激烈,由于在朱由校登基上立下大功的东林党声势日涨,逐步掌握朝廷大权,但随着在辽东的失利,一股不满东林党的势力逐渐聚拢在宦官魏忠贤周围与东林党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在这场斗争中阉党集团大胜,东林党损兵折将,不是被处死就是被罢官去职,虽然阉党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党争的缘故,朝廷也失去了整个辽东

  1627年在位七年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因落水染病最终去世,由于未留下子嗣,临终前下旨由皇五弟朱由检继承大位,朱由检登基后追尊皇兄为“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谥号是后代对前代人物的盖棺定论,由于后代君王大多是前代君王的子嗣或兄弟,因此在追尊谥号时大多挑选好的词,当然末代皇帝除外。从朱由校的谥号中来看“襄”“靖”“庄”“悊”也都是上谥,由于朱由检是因为兄长没有子嗣才得以继承大统,因此对皇兄的评价也都是极好的。

  从庙号上来看“熹”,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不好的词,其实不然,在《 逸周书· 谥法解》中“熹 :有功安人曰熹”,即朱由检认为皇兄在位时有大功,因此才定下“熹宗”的庙号。

  那么朱由校在位时真的有大功吗?还是说朱由检纯粹是出于对皇兄的感激才追尊为熹宗的?

  历史上的朱由校战略眼光还是很独特的。比如朱由校在辽东问题的判断上,几乎没有失误,这一点连之后的崇祯帝都不能够相比。其次朱由校能够将魏忠贤的东林党与内阁的关系处理好。

  当时的辽东地区,后金已经对明朝虎视眈眈了。这时候的朱由校没有坐以待毙,与大臣们商议应对策略。袁崇焕上了一份奏折,认为只要在辽东大兴屯田筑城就可以打败后金。面对这样的奏折朱由校是非常谨慎的。

  以后的事实证明,朱由校的看法没有一点错误。当时朱由校给袁崇焕回复的奏折中,出现了六个问题:“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这六个问题都是朱由校必须面对的,袁崇焕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就不一样了。

  后金多次进犯辽西走廊,破坏屯田,抢夺粮食,结果倒好,袁崇焕的这个想法倒是为后金进行了囤粮。其次明朝出现了内阁制,当时明朝有很多厉害的部门。比如说人们熟悉的东厂、西厂以及锦衣卫,这些部门在当时甚至是大臣都要畏惧三分。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被称为“木匠天子”?

  当时的魏忠贤逐渐巴结上了朱由校的乳母,这可就让魏忠贤走向了人生的巅峰。要知道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在当时是有权力的,由于朱由校是她一手抚养长大的,朱由校对乳母客氏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因此魏忠贤巴结上客氏,无疑让自己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魏忠贤和叶向高两人逐渐的起了冲突,面对东林党,魏忠贤的能力不足以应对,不过这时候的叶向高也是朝中的大人物。面对魏忠贤与叶向高的关系,朱由校必须要拿捏好,否则明朝就会出现大问题。面对魏忠贤的势力不断扩大,叶向高向朱由校举报魏忠贤,结果朱由校回复叶向高:“举朝轰然,殊非国体,卿与廷臣不同,宜急调剂,释诸臣之疑。”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叶向高的职责是调解大臣与司礼监的矛盾,不是要弹劾魏忠贤。这时候的魏忠贤平安无事,这就让党争之间得到了平衡。

  朱由校作为一位皇帝,也许称不上文治武功,但要是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他身上其实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他在木工和建筑都颇有研究,他造出来的东西都精妙绝伦,若是放在现在,也许也可被叫做一代大师。即使作为一位皇帝看待,他重用魏忠贤,尽管人们多议论其昏庸,但不得不说,魏忠贤确实与东林党形成了制衡,有利于制约东林党的势力;他还提拔重用登莱抚臣袁可立等将领来抵御后金的侵略,尽管朱由校自己比较优柔寡断,东林党也一直对朝政指手画脚,但在对外战争方面还算比较强硬。由此看来,朱由校虽然以“木匠皇帝”闻名,但也并非就是昏朽荒唐的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一定要多方面,褒贬得当。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