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攻打南京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laokai ·

  公元1657年四月到公元1659年六月,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联合大陆西南地区的南明永历政权和东部的张煌言一起北伐抗清,只不过踌躇满志的北伐行动,虽然开局一片大好,承载了天下汉人的希望,但是最后却虎头蛇尾,一败涂地。

  人们对郑成功的记忆大多停留在他抗击海寇,收复台湾的壮举。实际上,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他在军事上做的准备更多是为了抗击清朝。而在郑成功的抗清版图中,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占据长江,即可控有中国东南半壁江山,进而可号召抗清志士,扩大抗清力量,与清廷抗衡。更何况南京是明朝的开国之都,1644年,时年20岁的郑成功还曾作为福建南安唯一有资格到南京国子监学习的学生在南京求过学。南京从各个角度都是郑成功抗清北征的重要战略目标。

  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度过了一些波折,开始了沿海北征的抗清之战。然而,正是在年少时期的求学之地南京,郑成功的北征军遭遇了最惨痛的失利。1659年5月4日,郑成功以舟山为营,起兵北伐南京,并于6月14日抵达镇江、瓜州附近。镇江、瓜州地处南北运河入江口,是历朝水路的重城,也是长江的重要门户。

  清军闻悉郑成功的北征军攻入长江,遂出兵架设红衣炮及木浮营应战。然而郑成功的北征军擅于水战,仅两日时间便生擒清军将领朱衣佐,掠去瓜州城两翼所有红衣炮,进而攻克瓜州。之后,清军镇江守将高谦与知府戴可进投降。如此,郑成功北征军已打开江宁门户,并携连战连捷之士气调遣先头部队溯江而上,逼近南京城。

  7月4日,郑成功率十余万大军和数千战舰正式出征南京,并于7月12日登岸,相继在太平、观音、神策、金川、钟阜、仪凤、江东等门外立营83座,排列大炮,并且切断水上交通,形成围城之势。面对北征军的重兵包围,南京的守城清军积极组织守备。一方面,清军四处调遣救兵,甚至向清廷求援,派遣满师前来增援;另一方面,清军总督郎廷佐以诈降之计拖延时间,并在城内加紧配置物资与粮草的储备,日夜看守城门,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受到之前顺风顺水的战况影响,郑成功反倒出现了一些轻敌的情绪。面对大将甘辉等人迅速攻城的建议,郑成功表示:“自古攻城掠邑,杀伤必多。所以未即攻者, 欲待援虏齐集,必卜一战, 邀而杀之,管效忠必知我手段, 不降亦走矣。况属邑栉次归附, 孤城绝援,不降何待?”

  大意是说,直接攻城必然带来巨大的损伤,不如等援军一起汇合之后一举击破,进而迫使对方献城而降。在这种作战思路的影响下,北征军的包围圈并没有限制清军各方面的援军进城,即“围而不困”。长此以往,北征军的斗志也逐渐松懈。攻守双方的战力已然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7月15日前后, 由长江下游陆续入城的清军至少已有四五千人, 且尚有援军在途中。在兵员、物资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清军以攻为守,出战北征军。7月23日, 清军从东、西城门出兵由陆路夜袭, 分击北征军首尾。清苏松总兵梁化凤又自崇明绕道赴援, 与城内守军配合突袭北征军前锋。北征军仓促应战, 苦斗多时,清军又暗开神策门、仪凤门, 直捣北征军中坚。郑成功的北征军擅长水战,但陆上战斗力相对有限;长期的消极备战又使得北征军士气低迷;再加上士气高昂的清军采取的是夜袭战略,本就取得了先机,北征军力战不敌,先折一阵,仪凤门和钟阜门外的3座北征军营寨被拔。

  次日,清军乘胜追击,由陆上包围北征军所据山头。清军梁化凤率部出神策门直冲山上北征军左先锋杨祖营,双方炮矢交击,冲突死战。杨祖虽三次击退清军进攻,终因寡不敌众, 援军不济,被梁化凤击败。清军占据山头之后, 居高临下与山下清军夹击山中北征军各部。北征军各部在乱战中无法相互救援,最终相继战败,饮恨南京。

  北征军在南京城下战败后, 迅速向镇江撤退, 沿途不断有残兵败将逃归。计点诸镇,损失了甘辉、潘庚钟、万礼、张英等14员大将,兵员损失更是不计其数。郑成功叹日: “是我欺敌之过。”

  兵败南京之后,郑成功曾试图攻取崇明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然而,北征军不擅陆战的弱点再度成为其掣肘。崇明一役,北征军兵力占优,却久攻不克,最终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部队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听从何斌之建议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岛。而正是这一决定,促成了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这一壮举也成为了郑成功最为后人所铭记的故事,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郑成功攻打南京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郑成功北伐南京的行动到底输在了哪里?

  性格有欠缺

  郑成功很热血,很爱国,也很会带兵,很会经商,是个厉害角色。但并不代表郑成功的性格没有缺陷。在北伐南京的过程中,郑成功的缺陷暴露无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敌

  作为被明朝皇帝赐姓的王爷,根正苗红的郑成功有理由骄傲和自豪,但绝没有理由轻敌。郑成功之所以失败,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始终对清军非常蔑视。在郑成功眼里,清朝始终是蛮夷的化身,即使占据中原,也是不入流的暴发户,所以对于清朝情报的侦查,郑成功始终未予重视。而实际上,此时的清朝虽然出身蛮夷,但是为入主中原,他们做了大量准备,包括打出为崇祯报仇的旗号。所以说,偶然成功的不是清朝,而是郑成功。

  专断

  占领瓜州后,属下张煌言提议陆上出奇兵快速奔袭南京,但郑成功坚持走水路,并且稳扎稳打。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水军前锋张煌言部在南京江面等了好几天才等来郑成功。而郑成功艰难溯流而上的过程中,清朝已经加强了南京防务,郑成功无法取得突然袭击的效果。

  自以为是

  7月12日,郑成功率十余万大军和数千战舰正式抵达南京,登岸后在太平、观音、神策、金川、钟阜、仪凤、江东等门外立营83座,切断交通,架设大炮开始围城。但当一切妥当,却围而不攻,甚至是围城也没有围死,给了清朝喘息和从容回防的宝贵时机。

  他的想法是让清军上门投降,用自己的声威带来一个兵不血刃的胜利。而此时的清军却在不断加强防务,郑成功取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心胸狭隘

  当初永历政权的李定国曾多次邀请郑成功东西夹击进攻清军,但郑成功无动于衷。南明之所以接连完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内讧,这种缺乏大局观的作法也影响着拥兵自重的将领,一旦反攻成功,到底谁听谁的呢?于是郑成功坐视永历覆亡之后才姗姗来迟。而后期与施琅的反目也直接导致了施琅降清,削弱了自身力量。以郑成功自身的实力,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挽回天下。

郑成功攻打南京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备战有疏漏

  第一次遭遇台风损失8000多人,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在海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还能出现这么惨重的伤亡,就有点阴沟里翻船的意思了。如果第一次突发天气状况可以理解,那第二次错估南京江面的水文条件就显得不可原谅。郑成功曾到南京学习过,而且作为本次北伐的最终目标,没有理由不对情况了如指掌,然而现实是郑军对南京复杂的水文条件一脸懵逼,还未开战就已出现非战斗减员。抛开郑成功的个人因素,这些不可测的水文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也是郑军失败的一大推手。

  只有水军,不利于城池攻坚。郑成功水军为主,但攻城需要陆军,倭盔倭刀在水上接舷战中作用巨大,但是面对城高墙厚的南京,郑军只能望城兴叹。郑成功迟迟不攻打南京,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步兵以及攻城器械,光靠几门红衣大炮是不够的。而且,从郑成功围城布置上看,大军扎营距离过远,不利于协防,导致了郑军对南京只能是“围而不困”,而后期清军反扑时只能很快失败。

  最后是郑军的战斗力。一直以来,孱弱的战斗力一直困扰着郑成功,早先是还未接敌防线就已崩溃。后经过整训稍好一些,但是在面对强悍的清军,郑军战斗力还是显得矮人三分。果然,清军反扑后,郑军再一次仓皇撤退。

  战略有差池

  没有一个统一作战构想,导致全盘皆输。说到底,郑成功的北伐就是一个军事冒险行动,和吴军入郢一样一样的。而这样一个好构想也被自己生生地耽搁了。郑成功北伐,缺乏全盘的战略考虑,消灭了清军水师,收复了很多州县,招降了很多降将,这很好,但是在攻取南京战役中却屡屡犯错。

  作为军事统帅,当然明白南京的价值,所以大军压境黑云压城。但当在南京城下得知上游的芜湖有义军投降的消息,就立刻让前锋张煌言前去受降,将进攻南京的时间再次延后。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自耗导致了南京之战的最后失败。

  从战术的执行来看,郑成功始终计较着一城一地的得失,想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没有一个全局的把握。要知道,当时的江南,人心浮动,只要郑成功的大军迅速占据要地,基本是一呼百应的状态。所以他的目标是应该是夺取南京,巩固东南,进而为夺取天下做准备,而郑成功基本忽视了这一点。

  若郑成功能够迅速占领南京,将清朝在江南的势力尽快扫除,迎立藩王,或许和江南的其他地方势力遥相呼应,再次在江南组建起朝廷对抗清朝。或者,在占领南京的同时,出一支奇兵沿海岸线北上,在天津或者东北登陆,给清朝带来多线作战的局面,或许历史又是另一番模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郑成功北伐失利,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是实力不足的结果,但个中原因,只有郑成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