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萧何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laokai ·

  说到张良萧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萧何与刘邦

  萧何与刘邦很早就认识了,他们两个还是上下级的关系,作为上级的萧何非常欣赏和重视刘邦,觉得他的谈吐想法还有长相都具有贵人的风范,生活上也时常接济他。

张良和萧何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后来战起,萧何毅然决然追随刘邦,为他招纳贤才,更是招来了韩信这个能将,在平定天下之后,刘邦论功行赏,打算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在现在看来,萧何之于刘邦就像是一位大总管,负责内政,后勤,管理体制和法制。

  张良的传奇经历

  说到张良,本来他父亲和爷爷世代相韩,是韩国贵族出身。但韩国灭亡之后,张良失去了这张保护卡,他痛恨秦始皇,甚至弟死不葬,舍财求力士刺杀秦始皇,从他决定带着力士在秦始皇出游时刺杀他,他就没想着活着回来,可惜的是,他估错了秦始皇所在的车辇,致使这次刺杀失败。

  现在想想,张良当时是一介平民,去谋刺战无不胜的秦始皇,这是多大的胆子。始皇帝被刺杀过好几次,心有余悸,便开始全国通缉。而张良能逃跑且保住性命,居然还顺手救了相伯这个杀人犯,说明张良没有拘泥于自己贵公子的身份,已经在江湖上如鱼得水了,还能跟一些社会人一起搞事情。

  原本郦生劝刘邦立六国的后代为王,各国复兴后,一定会尽力帮衬刘邦,见刘邦心动,张良赶忙上前劝,那六国后代跟刘邦非亲非故,就要分走封地,那那些离开家乡追随刘邦赴汤蹈火的手下,又用什么来给他们,这样一来,将士功臣们都会后悔跟着刘邦,此后,谁还尽心尽力干活。

张良和萧何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人活在这个世上,利益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放弃自己的利益给别人,这换谁也不干,张良就把握住了这种心理,他跳出自己贵族出身的阶级局限,不强行打感情牌,说变就变的感情恩义不如到手的利益来的真实。

  张良善于抓住别人的心理和利益来布局和谈判,是一位极其优秀的谋士,在助刘邦夺得天下后,张良便退居二线,这也是拿捏住了帝王猜测之心,在烽火狼烟的时代出则为天下谋士,在风平浪静的时代入则为闲云野鹤,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之人。

  张良与萧何谁的地位更高呢?

  那么张良和萧何谁在当时众人心中的地位更高呢,刘邦对张良的评价便是:“运筹帷握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对张良萧何还有韩信都有过评价,从这些评价来看,张良就像是刘邦的大脑,萧何就像是刘邦的肚子,韩信呢,则是刘邦的手脚,这些部位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哪个呢?当然是脑子。

  再看看平定天下之后,在刘邦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当着众臣的面说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但是功臣们都不服气,说他们在前线以性命相搏,而萧何没真正上场打过仗,也就干干后勤,没啥危险,怎么当得起功劳最大?

  刘邦让张良自己选择齐国国内的三万户为食邑,哦,当然,深谙人心的张良选了留地一万户,对于也未真正在前线拼搏但一直出谋划策的张良,众位臣子并未对他的封赏有质疑。

  最后曹参被赏共一万多户,再就是萧何,共八千户,直到后来风声过了又增两千户,追加到万户侯,至于陈平,夏侯婴等人,则是五千户。

张良和萧何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在刘邦成皇之前,萧在刘邦多次作战多次逃走之时并没有放弃他,而是极为忠心地储备粮草和兵士,为刘邦的卷土重来做准备,萧何与刘邦的早早相识的铁关系和萧何本身对于刘邦并无太大威胁,这使得刘邦极为器重萧何,所以说,刘邦想要把最大的功劳给萧何这是情有可原的。

  张良因为其传奇性和为人做法,在后人心中地位评价相当之高,甚至后人赞成一位有才之士,如司马徽比诸葛亮如姜子牙张子房,却不是萧何,后世比前世,多于张良相比,由此可见,张良在众人心中的历史地位较高,而放在当时的环境下,之于刘邦,张良和萧何少了谁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