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要护刘邦?

laokai ·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从大历史的视角来看,鸿门宴是楚汉相争的开端。

  刘邦先项羽一步挺进关中,逼秦王子婴投降,又靠约法三章取得了关中的民心,虽未正式就任关中王,但在时人的心中,刘邦已是关中王的不二人选。

  关中是块肥肉,刘邦想要,就连实力一般的司马卬也想要,实力超群的项羽焉能不想要?为了拿下关中,项羽下令攻破已被刘邦派人把守的函谷关,随后屯兵鸿门。

image.png

  当时的刘邦刚刚听从张良、樊哙等人的建议,撤出秦都咸阳,还军灞上,静候诸侯军的到来,以正式确立刘邦入主关中的事实。

  此时此刻,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看到项羽想要谋取关中的野心,于是为项羽献上一条毒计:偷袭驻军灞上的刘邦。

  按照范增和项羽的设想,刘邦顶多只有十万人马,而他项羽和诸侯军的人马加起来足足有四十万,就算诸侯军不听他项羽的调遣,单凭他项羽的战斗力,偷袭刘邦的胜算也在九成以上。

  于是,项羽连夜整顿军备,意欲偷袭刘邦。

  见此情形,项羽的叔父项伯如坐针毡,项伯当然赞成灭掉或收服刘邦,但是否要用偷袭的方式,项伯心中没底。

  诚然,项羽的楚军战斗力极佳,但刘邦的战斗力也丝毫不弱,当初,刘邦仅靠一两万人西进,便一路过关斩将,率先杀入武关,逼迫尚且有军队的和强大后勤补给的子婴投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自项羽和刘邦分兵以来,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但刘邦那头也丝毫不逊色,这一番对垒,若是项羽能复制巨鹿之战的辉煌还则罢了,若是不能一举歼灭刘邦,则后患无穷。

image.png

  为何这样说?

  须知,项羽之所以和秦将章邯握手言和,最根本原因在于项羽没有章邯那样强大的后勤补给,如不趁军事上占优的时候赶紧和章邯言和,最后失败的一定是他项羽以及诸侯王。

  正是出于这样现实的考量,项羽才跟杀叔仇人章邯握手言和,而且许章邯以雍王之位。

  其后,项羽整顿军备,向关中方向挺进,但在到达新安的时候,项羽却下令坑杀了章邯的二十万降卒,关于项羽坑杀降卒,历来的说法都是项羽如何如何残暴,项羽的确是残暴的,但项羽没在章邯投降之处即行坑杀,而是到达新安之后方才坑杀,这就足以说明,项羽原来并未计划坑杀降卒。

  项羽之所以一夜之间坑杀二十万降卒,原因是复杂的,但缺乏粮草一定是最主要的原因。项羽原先的计划一定是率几十万大军杀尽关中,利用关中的富庶和大粮仓一劳永逸地解决后勤补给问题,但大军的行进速度远远低过项羽的想象,为了保证粮草的供应,项羽只能选择牺牲二十万降卒。

  也就是说,此刻身在鸿门的项羽,依旧是缺乏粮草的。

  范增之所以建议项羽突袭刘邦,除了要彻底灭掉刘邦之外,另一个考量便是补给粮草。

image.png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刻的项羽和范增,并不知晓刘邦的底细,为了项羽,项伯决定夜探刘邦军营,摸一摸刘邦的底细。

  见到故友张良和张良的主公刘邦以后,项伯发现,刘邦的军事实力果然不简单。就在项伯灰心丧气之际,一个重大利好出现了,刘邦等人愿意向项羽俯首称臣。

  随后,项伯回到鸿门,向项羽汇报了这一重大利好,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策。

  于是,后来被载入史册的鸿门宴发生了。

  作为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并不知晓项羽、项伯叔侄的谋划,还以为刘邦不请自来,主动过来送人头呢,所以范增三番五次地示意项羽,在宴席上干掉刘邦,但项羽都不予理睬。

  范增气啊,明明已经商量好的,你项羽怎么就变卦了呢?范增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找来项家人项庄舞剑,并叮嘱项庄找机会干掉刘邦。

  项伯见项庄突然出现,立马明白过来,于是也以舞剑为名,挺身相护刘邦,如此才有了我们读《史记》时见到的奇怪景象,作为项羽叔父的项伯不帮项羽,反帮刘邦。

  实际上,项伯只是表面上帮刘邦,实际上还是在帮项羽,帮项羽保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果实,真是因为项伯的帮忙,项羽才得以不损一兵一卒地进入关中,掳走了秦王室几世几代积攒的珍宝、粮草以及秦始皇父子从满天下搜罗来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