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天才贾谊为何郁郁而终?贾谊不受重用的原

laokai ·

  千古天才贾谊为何郁郁而终?贾谊不受重用的原因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恒要想当稳皇帝就要有自己的势力,我们先称为新晋派。而在新晋派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很多提议,深得汉文帝称赞,但却到始终都没被重用,最后郁郁而终,他就是千古天才贾谊。

image.png

  ▲千古天才贾谊文人形象

  贾谊没被重用,是所有后代都为之惋惜的事情,包括苏轼,司马迁,李商隐等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经为贾谊添加过笔墨。

  其实从今天的角度来讲,贾谊没被重用还是很好理解的,一是贾谊毕竟太年轻,二是威胁到一代老臣的利益,三是汉文帝魄力不够。

image.png

  ▲长沙贾谊故居

  史记中记载贾谊的升迁算是超迁。因为贾谊只用一年的时间就从博士升为士中大夫,从俸禄的层面来讲,相当于连升五级, 而汉文帝觉得还不够,还要再升,要把贾谊升为公卿。贾谊当时才20多岁,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过不了几年,朝廷中除了皇帝就贾谊最大了。

  这个时候以周勃为首的一些旧臣赶紧出来阻拦说:“为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意思就是说贾谊太年轻,书生气,没经验,你别再提升他了,再提升下去,我们这帮老臣就没法干了,而且我们都不愿意跟一个年轻的愣头小伙子一起上下班。汉文帝为了维稳,把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

image.png

  ▲长沙贾谊故居

  到了汉文帝时期,刘邦时期遗留下的功臣还是有很多的,主要是以周勃灌英为首,大多是一些参军打仗的将军,文臣比较少。而贾谊就建议把这些人全都赶出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他们走了才有新人顶替上来。

  这条建议直接触动了一大批人的利益,把他们赶出京城无异于让他们提前退休,他们本身就是功臣,汉高祖刘邦都没说把他们撵出京城,所以显而易见这次倒霉的还是贾谊。但是从治国的角度来讲,贾谊的这条建议百利而无一害。刘邦没撵他们,是因为他们真心听刘邦的话,这都几代过去了,吕雉都被他们杀了,估计再也不会像对刘邦那样服服贴贴的听话了。

image.png

  ▲贾谊《过秦论》部分内容

  其实当时汉文帝是认可贾谊的,还非常赞同贾谊的很多策论,但是贾谊有些过于激进的策略,汉文帝还是不敢用。上期我们说了,汉文帝的皇位是周勃,灌璎平定诸吕之乱之后,白白送给刘恒的,所以说刘恒一开始很多时候要看他们的眼色。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刘恒还是过于谨慎,魄力不够,如果刘恒当时能够大刀阔斧的采用贾谊的一些策略,汉朝的发展速度必然加快,刘恒也很有可能在历史上取代汉武帝的地位,因为在汉武帝时期很多的政策基本上是基于当时贾谊未被采用的策略。

image.png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人并列一传

  司马迁对贾谊也是非常的同情,而且把贾谊和屈原并列写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认为楚怀王昏庸荒淫,政治腐败,放逐屈原,造成千古之恨;汉文帝迫于压力,欣赏贾谊,却不敢重用,导致贾谊的才华未能完全施展,就郁郁而终,留下千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