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名称及来历

佚名 ·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作孟月、仲月、季月,因此,秋季的第二个月叫仲秋,农历八月十五也叫仲秋节。 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不同的名称,现挑选几种中秋节的别称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因为中秋节主要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又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这天,在民间,过去回娘家探亲的妇人,必须回婆家“团圆”。俗语有:“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独居异乡的人,则也都出门凭栏望月,欲借助明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想念之情。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称做“团圆节”。至今,北方仍有把月饼称为“团圆饼”的说法。有谚语说:“过了八月半,人似铁罗汉。”人的精神也特别健旺,这些都是值得庆贺一番的。 古语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为什么呢?东汉张衡曾在《灵宪》一书中写道:“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指出月亮是受日光的照耀反射而发光的,太阳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月球上,当月球背向太阳看不见时,就是农历初一,称为“朔”;当月球被太阳照射转向地球时,就是农历十五,称为“望”。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几乎是直射到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所以月亮看起来显得又圆又亮。因此,在唐代,中秋节又称“端正月”,也有一句人们常说的歇后语,即: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因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因此,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会”、“八月节”。 因中秋节有祈求合家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因此,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女儿节”。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节的影响程度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贵族、文人也仿效起来,赏月寄托情怀,这种习俗进而传到民间,也便形成了百姓赏月、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加之诗词的作用,也使这一节日的习俗文化氛围浓重。中秋节作为节日,在西汉时期已初具雏形,当时节期是在立秋日,在晋代已有立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俗。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